窗边的对话声也立马停住。
随即道人坐起来穿好鞋子,走入三猫的视野,便见三猫站在窗台上,守着那盆辣椒,却是扭头直直把他盯着。
等双方目光对上,她才像是收到信号,对道人开口说道:
“道士你种的辣椒熟了!”
“知道了。”
道人瞄了他们一眼,抿了抿嘴,没说什么,只迈步过去查看。
辣椒果然已经熟透了。
且结得还算不错。
是红灯笼椒。
过去两年,道人差不多对燕仙带回来的辣椒种子已有了充分的了解。
总共有几种。
一种有手指到手掌长,晒干香而不辣,适合做菜;一种细尖而弯,小拇指长,辣而香;一种红灯笼似的,中辣重香;一种指甲盖大小,像是一颗颗小圆珠子,重辣不香;一种黄玉小灯笼,看着好看,暂未开发出适宜的吃法。
宋游平常爱吃一二种。
做卤味的话,要多种混着用。
一夜只种一颗好了,时间不够,可用法术使它们快一些晒干,实属无奈做法。
“多谢三娘娘,也多谢燕安。”
道人知晓他们守了一夜,土干时还为它浇水,便道了一声谢,使得两只小妖都很开心。
又伸手挠了挠三猫的脑门,挠得她眯起眼睛,这才回屋拿了一个盘子来,将这一盆成熟的辣椒一一收进盘子里,接着又探出窗左右看,找了个阳光充足直晒的地方,将之放着晒一天。
一通忙活,其实不费多少时间。
忙完再去洗漱,洗漱完时,三娘娘也化作人形,从客栈对面买来了馒头做早饭。
可把她给纠结坏了——
明知道有更便宜的蒸饼卖,偏偏馒头是有肉的,她又想省钱,又想给道士吃肉,真是左右为难,为什么带肉的馒头就不能比不带肉的蒸饼便宜呢?
慢慢到了下午。
气温依旧很低,天气却好,晴空如洗,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睛。
隔壁茶楼又传来了喧闹声。
宋游去看了看自己晒的辣椒,觉得进度不错,也没有再加快的意思,便叫上三娘娘,又去茶楼了。
这样的生活真是闲暇。
上午也是如此——
道人闲了一早上,没有修行,没有感悟,几乎没有做任何正事,只是端了一根小板凳,坐在客栈门口,晒着冬日的太阳,抱着猫摸着看这小城新春街上行人走动,放空心神,任时间流走。可以预料到的是,未来一段时间大概都会如此。
此前两年实在忙碌,忙着除妖,又忙着赶路,少有休息的时候,如今之所以在这座小城停下脚步,为的自然便是休息。
修行也修心,休息也修行。
道人便打算多照顾照顾这茶楼和说书先生的生意。
不过想要悠闲的却不止道人。
新春人多,下午正是茶楼生意最好的时候,兴许说书先生此前讲的故事也对吸聚人气有些助益。这会儿说书先生才刚刚到来,茶楼里面便已经坐了差不多一大半的人了,门外也挤挤攘攘站着不少人。
宋游一眼便看见了那名叫做许秋安的少年,混在人群中。
道人停下脚步不由对他一笑。
“……”
少年则不由得一阵窘迫——
昨天晚上才说了,城虽小但遇见也不容易,而且一脸高冷,语气中是牟足了劲为其掺满江湖气,好显得自己是个洒脱的江湖人的样子,结果才第二天下午就又遇到了,多少是有些尴尬的。
道人则不在意,对他坦然笑道:
“少侠,又见了。”
少年也努力装作坦然自若的样子,与他拱手:“又见面了,先生。”
“有缘。”
“有缘……”
“昨天还说,再遇见的话,便谢过少侠的好意。”宋游对他笑,随即转头看向了茶楼里边,这才又说,“也没什么好用来谢少侠的,既然又是在这茶楼门口相遇,少侠也同是爱听故事的人,一壶茶我一个人喝,总要抛洒些,这样不好,便请少侠进茶楼同坐,同饮一壶茶吧。”
“……”
少年想了想,这才又与他拱手:
“那便谢过先生!”
于是一同进了茶楼,找张桌椅落座。
宋游还是点了一壶普通的茶。
不敢多客套,盖因那台上的先生饮了一口茶,吐出一口沫子,已经开始出声了。
道人一边翻碗倒茶,一边听着。
少年则正襟危坐,挺直腰板,伸长脖子盯着那台上的说书先生,眼睛亮晶晶。
顺便故意不去看道人倒茶的动作。
直到道人将一碗茶放到他面前。
“请。”
“哦!”
少年好像这才发现一样。
“多……多谢。”
“上回书说到,塞北草原最后一部也逃入草原深处,北方大捷,此乃我大晏面对塞北王庭,继十几年前大胜之后又一场大胜,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也没有谁取过这么大的大胜!然而陈将军扎营于边境以外八百里之处,却不回兵,而是派人回朝报信,要继续进兵塞北,一劳永逸!”
啪的一声,一拍桌案。
这是昨天晚上讲的故事了。
宋游也不好说听没有听。
倒确实没有再下来听。
然而这茶楼就在客栈旁边,这年头的说书先生是有真本事的,声音那叫一个洪亮,晚上小城又静得不像话,宋游在房间里也听得见。本身是没有故意听人吹嘘自己的想法的,只是太过吵闹,愣是在床上躺到了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歇班才睡去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