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刻,水滴中一道道犹如蝌蚪的东西就出现在他的眼睛,正是精气种子。
只不过这一方方琉璃片上的精气种子,还不是他的,而是他费灵石购置而来的狼狗猫鼠等生灵的,飞禽走兽皆有。
紫烛女道传下的脑蛊法,路子虽然是通的,但是并不成熟,余列修炼此法,自然不可能一上手就拿自家来试验。
他待在静室中,就所有收集到手的精气之种都研究一遍后,从中多加筛选,又分别取来筛选出的精种的源头。
很快地,一头头活物出现在了静室中,或囚或剖。
余列开始分别的在活物身上,试验药引子作用、秘法祭炼手段。
和以往的修炼场景有些不同,这一次的钻研,他并没有弄得静室中血淋淋的。
以精种为祭炼原料,果然是一正确的路子,所有被他选择的活物,在精虫上脑后,最多也就是性情大变,而没有出现头脑崩裂的情况。
并且余列惊喜的发现,若是精种堵塞了活物脑部的血管,活物的肉身自行就会调节,有几率将之溶解冲开。
余列按捺着兴奋,多加祭炼,彻底的确认:“以精种炼法,危险甚小,此法无忧矣。”
不过他还是没有立刻的开始炼法,而是继续趴在静室法坛上钻研,试图找出一种可行性的精种筛选法子。
炼蛊之法,一大重点就在于养蛊,能以数量求个质量,但用于豢养的蛊虫,其自身素质越好,豢养的成功率也是越大。
余列结合着城中各种偏方偏术,一一实验,总算找到了可靠的精种筛选方法。
这一日,他托起一水钵,看着当中活性可怖,竟然让水面都震荡的精气种子,目光欣喜道:
“此阴阳藿果真强劲,再加上我钻研所得的手段,养蛊之法也成了!”
接下来的事情,便是他需要取出自身之精种,在外多加钻研,等到确认无事后,就可以通过此法炼就出精蛊,让之搬运精气,滋养脑部。
余列面色振奋的,他按捺着,等到夜色浓重,便就出了静室,蹑手蹑脚的去寻人来帮忙自己。
翌日清晨,余列神情恍惚的,脚步发虚的回了静室。
他扶墙行走,口中暗道:“为了这秘法,为了师门,贫道可算是牺牲大了,物力人力费颇多,紫烛道长啊,你可千万不要骗我。”
取出自家精气种子后,余列先是分量定量的将之分割收好,然后就按照此前总结出的一套流程,养蛊、炼蛊,并将养出的精蛊,以细针置于手臂的皮肉中,看看精蛊和肉身的契合程度。
整个过程中,虽然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,但是都不算大,被他一一解决了。
只不过他取来的材料虽多,但谁让他格外的谨慎小心,还未成功,材料就被用完了。
这让余列不得不再次踏出静室,去寻人帮助。幸好苗姆尚且还在院中,并没有去参加考核,否则的话,他的此番修炼,就只能彻底的自力更生了。
最后,赶在第二批材料用完前,余列的钻研结束,彻底梳理出了一整套《精虫上尸脑蛊法》的修炼步骤。
他当即就闭关,以阴阳藿为药引,自身精种为蛊,密炼了三日三夜,得蛊后就将之种在体内,化作精气搬运之物。
其间具体的步骤,颇为繁复,折磨人的耐心,但是当精蛊流转全身,凝结着精气,搬运至脑部时,余列的头脑一得之滋养,就产生了轰鸣感,难以言喻。
他的脑筋远超寻常,往日里困惑的问题,刹那间就松动,解开了不少,恍若道书中所言的醍醐灌顶一般。
回过神来,余列以自家之真气,模糊的内视着脖颈,观察精蛊上行,他发现体内的蛊虫们凝结在一起,似有似无、似水似光,正散发出洁白色,犹如浓涕或炼乳。
这让余列在心间不由的暗想:“精种精蛊一词,两者都是直白到了粗俗的地步,既不方便以后对外讲授,也不方便保密。并且我这秘术,有朝一日,最好能让女道也用的,不可局限于精蛊为原料。
不若,便以‘醍醐’代替之,再给此秘法取一别名,别名就叫‘醍醐灌顶’,其可开启智慧,滋养魂魄!”
余列一边遐想着,一边沉浸在此种修炼中,感受着脑部的生机前所未有的旺盛,他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。
此间感觉,又犹如脑中有一层遮挡的雾气被揭掉了。
等到结束时,余列依旧是沉浸在“还精补脑”的感觉中,难以自拔。
事毕后,他好奇的划开脖颈,取出了种在体内的精蛊,打量着经过搬运使用后,蛊虫的形状如何,是否真如他模糊内视时所看到的一般,变成了醍醐状。
结果取出来后,这些精蛊依旧渺小,并非熔炼成了醍醐,仅仅是萦绕在它们四周的精气,浓郁不散,才让之恍若醍醐炼乳。
余列打量了几眼,便准备取用下一批,继续进行修炼。
但是忽然,他眼睛微眯,紧盯向使用过后的“精蛊”们,一一打量,发现它们虽然依旧微小,没有融合,但是各自之间的形体,却是都发生了变化。
这些精蛊,不再是纯粹的虫豸状态,而是或缩小、或凹陷、或干瘪,咋一看去,变成一堆歪瓜裂枣,不堪为用。
但是细细看去,其更像是被余列肉身侵染,演化得和体内其他部位的血肉微粒类似了。
余列摊开手掌,俯视着,目光如炬。
他的脑中有念头跳出:“山海界内,凡蠃鳞毛羽昆五类,其形体虽然千种万种,但是精种之物,皆为虫豸模样,只是或圆或扁或长,等到阴阳配比后,又都会千变万化,道生一二,衍生出整个活物。
如今我以精种为蛊,搬运精气,竟然让它越过了阴阳配比这一环节,独自就开始了演化!”
余列恍惚着,还想起了前世的见闻,他低声道:“这只是一个巧合,其他道人亦可为之。
但是这一变化之间,似乎蕴含着大造化啊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