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084章 崇平帝:这子钰功劳立得也太快了(  红楼之挽天倾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最新网址:m.92yanqing.net

可以说,贾政旁观一场场朝堂争执,政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升。

待站着的众臣阅览完军报之后,下方跪着的群臣也有幸看到了军报之上的奏捷文字。

至于姚舆和柳政等人,二人倒是面色如常,坦然自若,二人觉得自己系出一片公心,既是大胜,那自是不用召回卫国公了。

目的就是吸引和硕特蒙古的岳讬、多尔济等人持续投入,以为可以算计汉军,然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。

鸳鸯面带笑意,说道:“哎,老太太。”

所以先前的什么相持鏖战,日损千卒,全部都是钓鱼手段。

知道贾母正有兴致,倒也没有提醒,外间这么大的动静,估计东府早知道了这会儿事儿。

“也不知珩哥儿什么时候班师回朝。”贾母面上笑呵呵说道,对着一旁那张白腻、清丽的鸭蛋脸面上现出欣喜之色的鸳鸯说道:“鸳鸯,你去东府,给珩哥儿媳妇儿说一声。”

这宝丫头封了诰命夫人,在外面儿怎么说,也可道一句一等国公夫人了。

崇平帝也看完了贾珩关于后续青海治理、安抚以及收复关西七卫乃至西域的奏疏,目光越发明亮。

薛姨妈有自知之明,贾母毕竟是小荣国公的夫人,对功勋爵位的判断要准确许多。

贾政此刻落座下来,端起茶盅抿了一口,说道:“母亲有所不知,朝中今日还起了一场风波。”

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群臣,说道:“都起来吧,孙子兵法说,兵者,国之大事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,诸卿,兵事关乎社稷荣辱,不可妄议。”

怎么可能?那小儿在西北打了大胜仗?

薛姨妈不由偷偷看了一眼王夫人,唯恐自家姐姐瞧出端倪,也没有多瞧,连忙垂下眼眸,暗自庆幸。

“这自从凤丫头一走,府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”贾母说了一声,沉声道:“也不知道她们姊妹在南边儿怎么样了,珩哥儿现在去了西北打仗,她们南下一样是见不着。”

就在这时,外间的嬷嬷禀告道:“老爷回来了。”

这些天贾珩领兵前往西北,府中丫鬟和嬷嬷都纷纷议论不休。

崇平帝又看向一众站将起来的群臣,说道:“既已大胜,和议之论不必再提,粮秣辎重之事,户部也不能短缺了,朕闻河南番薯今岁喜获丰收,户部周转调度,将粮秣供应至大军,保前线军需无缺。”

这当然不是韩癀自己悟出来的兵略,而是贾珩在军报上细言用策之因。

记得差一点儿就……

是了,上次似乎也是这些文臣的蛊惑和离间,才产生了疑虑。

那时候还得想想法子,真有些头疼……这子钰功劳立得也太快了,真不全怪文臣戒备,建议他用严烨、柳芳等人。

而这次大胜,不仅兑现了贾珩的庄严承诺,为京营将校复仇,收揽了军心,也再次重塑了被严重打击的陈汉中枢威信,原来不是汉军不敌和硕特蒙古,而是严柳等一众开国武勋难当大任。

当初就是一众朝臣撺掇着崇平帝,防备着卫国公贾珩,如今又是不信卫国公,但这一次崇平帝却乾纲独断。

南安太妃闻言,只觉眼前不由一黑,心悸无比,原本心头贾珩吃了败仗,以便回来帮助严烨脱罪的期待尽数落空,白净面皮苍白而无血色,嘴唇翕动了下,说道:“不,不可能,这是假的,假的……”

当真应了那句话,中国有句古话,西西物者魏俊杰……

不,严家是开国四大郡王,与国同休,世袭罔替,绝不会因为一场大败就除爵!

王夫人:“……”

王夫人迟疑了下,说道:“京里最近倒是都在传,珩哥儿他在西北用兵似乎不太顺当。”

庞士朗则是双腿发软,面色苍白,更是一阵阵后怕。

但当时岳讬不取此策,其实还是受了多尔济的左右,不想丢下海晏以及青海周围的部族,而且知道根本对付不了京营大军。

贾母瞥了一眼王夫人,闭上眼眸,说道:“都是外面人胡说,不用理会。”

贾母觑开一线眯起的苍老眼眸,问道:“什么事儿。”

“噼里啪啦……”

经此一事,科道言官可谓大受打击,这么多少人相请,结果没有多久,捷报就传将过来,一众言官甚至都有些心灰意冷。

而杭敏以及石澍等人也在心头暗暗佩服这等机谋。

以察哈尔蒙古分化、拉拢青海蒙古部族,威胁藏地,以关西七卫移民实边,收复西域。

而庞士朗此刻跪在地上,刚刚递过军报给一旁的礼部侍郎柳政,忽而心神一凛,抬眸之间,却被天子一眼瞥过,浑身冰寒,手足冰凉不胜。

正在阅览书籍,似乎沉浸在第一代南安郡王开国时的赫赫武功,无上荣光。

“祖上有开国定鼎之功,烨儿的爵位不会出事儿的。”南安太妃毕竟年纪大了,阖上书卷,心头喃喃说道。

可以说,元春至今未婚,已经成了王夫人的一块儿心病,时不时都会想起。

因为……

崇平帝道:“施卿所言在理,子钰已有通盘筹划,奏疏中提及,可能会让察哈尔蒙古收复部分蒙古番人兵丁,以安抚青海等地,抵御藏地的和硕特蒙古。”

说着,打发了一个婢女向着外间打听。

这就是帝王……

可见,上次都是听了尔等文臣的蛊惑啊!

毕竟如此之多的文臣,大凡国之圣君,偏听则暗,兼听则明,崇平帝也不能一意孤行不是……

薛姨妈笑道:“老太太说的是。”

而此刻神京城中正值一片欢腾之中,军民欢庆,鞭炮齐鸣。

人地之论,当真是振聋发聩,如黄钟大吕。

自从宝丫头和那位珩大爷的亲事定下以后,是愈发得了意,想来这会儿正想着请封诰命夫人的事儿吧。

“如是普通人,这样的功劳,怎么也得升个一等侯,珩哥儿已经是三等国公,这次差不多能升个一等国公吧,当然也看后面的功劳,这才是首战告捷。”贾母笑意吟吟地说道,倒也乐得薛姨妈询问。

老太太什么意思?还有刚才那一眼,然后就闭上了眼,究竟是什么意思?

贾母道:“这以往都多少回了,这等事儿从来都是听风就是雨,珩哥儿别的事或许不好说,但这打仗的事儿啊,我们都不用操心。”

纵然娶媳妇,办喜事儿,也不会在她们府前嘈杂。

可以说,胜利是治愈一切的良药,而且后续用兵要少了许多争执。

那婢女说道:“说是这一战歼灭了五万蒙古精锐,活捉了女真的一位大人物,好像叫岳託。”

军机处的众臣,也纷纷出班,朝着那中年帝王纷纷行礼禀告说道。

南安太妃在心底给自己暗暗鼓劲儿。

说到最后,这位中年帝王仍有些心头唏嘘不已。

贾政则是面带喜色,步伐轻快,急切想将西北大捷的好消息带回家中,给贾母分享。

王夫人平息了心头的一丝嫉妒,捏了捏佛珠,心头暗道,如果不是大丫头被那位珩大爷带出了宫,大丫头也不会现在终身还没有着落。

打赢,又是打赢……

虽然黑锅完全甩不完,但甩一部分就已经足够了。

庞士朗手中拿着军报,第一眼下意识看向军报的印鉴、签押等处,嗯,这是当初在河南之变,让牛继宗愚弄之后养成的习惯。

贾政就将含元殿中的议事给贾母叙说了一下,感慨道:“母亲,朝中文官因为子钰顿兵不前,颇有疑虑,幸在捷报及时传来,否则还不知酿出多少事端来。”

南安太妃白净面皮跳动了下,问着一旁的罗氏皱眉说道:“外面儿是怎么回事儿?哪家娶媳妇儿的吗?”

念及此处,语气欣然几分,说道:“诸卿,西北之事至此方定,先散朝吧。”

薛姨妈在一旁正自幻想时间,闻听贾政此言,回转过神,也若有所思,最终暗暗点头。

殿中群臣闻言,倒是一时无言,主要刚刚经历那么一遭儿,不知如何奏对。

另一边儿,荣国府,荣庆堂

贾母侧躺在一张铺就着软褥的罗汉床上,头上偎着靠枕,正在由鸳鸯、琥珀、翡翠几个丫鬟捏着肩头,下首的绣墩上坐着薛姨妈、王夫人陪着贾母叙话。

齐昆面色一肃,拱手道:“户部最近正在加紧筹措粮秣,还望圣上放心。”

殿中群臣面色微动,听着那位中年帝王所言,心绪更为复杂。

王妃罗氏面色也变幻了几分,喃喃说道:“这怎么可能?这莫不是贼寇的诱兵之计,就和王爷那次一样?”

贾母又感慨说道:“现在府中真是冷清了一些,等会儿去可卿那看看,她这两月,身子是愈发重了。”

嗯,其实从当初进京,宝丫头最终能跟珩哥儿,也算是渡过了不少激流险滩

神京城中不知多少家庭,妻子失去了丈夫,儿子失去了父亲,母亲失去了儿子,家家带孝,户户嚎哭。

可惜,已经有帝女和宗室女充当兼祧妻,怎么可能还有诰命夫人?

旋即看向其上的文字,面色微顿。

嬷嬷笑了笑,说道:“老太太,珩大爷在西北打了一场大胜仗,外面都在庆贺呢。”

薛姨妈笑了笑,说道:“老太太说的是,姐姐也是关心则乱。”

而且如果能顺利平定西北之乱,江南新政也能继续挟胜推行。

贾母这会儿也颇有些后悔,让一众莺莺燕燕去往江南,平常闷得时候,偶尔也会去东府坐坐,那边儿有秦可卿以及尤氏三姐妹在,也好说说话解闷儿。

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岁月史书……

崇平帝放下手中的奏疏,看向下方一众朝臣,目光在跪着的朝臣脸上停留了一会儿,面无表情说道:“卫国公久经兵事,足智多谋,这次大破敌寇,可谓绸缪已久,诸卿多虑了。”

崇平帝暗暗想着,然后在戴权的搀扶下,带着几许幸福的烦恼,退朝返回后宫去了。

外面儿不是说那小畜生被阻挡在青海之外,不得寸进吗?如何又打了胜仗?

南安郡王府,后宅萱堂

南安太妃坐在厅堂中,正在拿着一卷蓝色封皮的书看着,当然不是三国话本,而是陈汉朝廷的开国史书,其上记载着南安郡王在开国时的功勋事迹。

虽然姐姐这两天给她也说什么珩哥儿在西北顿兵不得寸进一步,但她不怎么信这话。

此言一出,殿中群臣面面相觑,心头剧震。

其实,可以说薛姨妈已经比宝钗先一步预定了贾珩的这次军功,必须优先解决自家女儿的名分,以及福利待遇相关问题。

今日更新1.5万字,也算是五千字一章的三更了吧,提前收工。

之前就说过,码字效率是会提升的。

(本章完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