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56章 虎蛟军都来抢人?坐不住了!  神农道君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m.92yanqing.net

第156章 虎蛟军都来抢人?坐不住了!

三等伯食邑,精英十营任选,这是烈阳军开出的拉拢条件。

不过赵兴都没带犹豫的,直接拒绝了。

“我受神威军之恩,赫连大人请回吧。”

赫连烈顿时明白了赵兴的决心,没有多劝,起身离去。

“如何?”十八棵槐柳院外,一名礼修问道。

赫连烈微微摇头。

“他只有一句‘我受神威军之恩’,这是连解释都不想多解释,显然是没得谈。”

礼修道:“你就该让我进去谈。”

赫连烈再度摇头:“不可能的,礼修巧舌如簧,这是招揽人才又不是敌我对战,司农监怎么可能允许你进去?”

“让我来,就是直截了当的开条件,能成则成,不成也没办法。”

“可惜啊。”雷姓礼修正是当初和赫连烈一起的那位,此时他叹了口气,“他可比卓栎强太多了,一般的军司农更是和他没得比。”

“是可惜。”赫连烈想起在司农监看过的资料,那上面记录着赵兴从景新历十六年三月进来,至景新历十七年二月的表现。

“得他,比得时雍都要好。”

“走吧,回去问问侯爷,看看能否再加些价码。”礼修笑道,“赵兴一人能顶一百个卓栎这样的,我感觉还可以努努力,看有没有什么能打动他的。”

“这话别让卓栎听见了。”赫连烈淡淡道,“事是这么个事,别说。”

“我还不懂?也就跟你说说。”

两人说着,逐渐走远。

十八棵槐柳院内。

赵兴则是轻轻一笑。

“一点诚意都没有啊。”

烈阳精英十营?自己受训完毕,必然也是进神威军精锐营。

三等伯食邑?这个确实不错,三等伯的食邑标准,最低也是一个县,当然,一般都是下等、中等县。

谷县这样拥有灵山的上等县,一等伯都够呛,主要是灵山、灵湖的存在,受益无穷,一般都不会封给伯爵做食邑。

三等伯的标准食邑,在景帝时期也比较难得。

烈阳军的阳武侯,其封地也不过五十个县。

单给赵兴一个县的食邑,确实算是不小的注码,那为什么说阳武侯没诚意呢。

因为这地方不在阳武侯的封地啊。

阳武侯的封地在青岭府的翠岳郡,那是内陆繁华之地基本都是上等县。当然,封地规模,也只占了翠岳郡很小一块,大概就十分之一。

如果说在翠岳郡给自己一个县当食邑,那确实可以吃得满嘴流油。

但,阳武侯说的是‘九天应元府’。

九天应元府是什么地方?

那是块飞地!

文帝至景帝时期,大周在南边的边境线,一直在沿着沧澜江这条河反复拉扯。

两位皇帝虽然大战不多,但在东、南两边小战不断。

主要是这条河的源头在南蛮之地,同时平海州以东,原先又是沧海的一部分,所以需要在这里驻扎大军镇压海族、蛮族。

只要当过司农的,就知道大河源头在蛮族手里意味着什么。

人家在源头拿沧澜江这一条大河做手脚,平海州以南的司农官就得累死累活治理各种天灾。

那为什么不直接打过去呢?

还是因为历史原因。

太祖平定十九州,打过沧澜江以南万里,但最后又退回了沧澜江以北,以此为界,和蛮族诸国约定停战。

因为他需要专心收拾海族,沧海之患,更甚南蛮。

开国帝皇没做到的事,后面的皇帝也很难做到了。

文帝主打一个休养生息,基本没动过大战,小战都很少。

景帝时期,经过文帝的休养生息,又忍了承安、永安几百年后,景帝自觉国力强盛,气运蒸蒸日上,于是开始拿平海州做文章,是以与南蛮诸族小战不断。

直致鼎新年间,终于打下来一块疆域,也就是‘九天应元府’。

但九天应元府开拓近两百年,一直没能稳定下来,因为南蛮诸族一直在激烈抵抗。如果让景帝开拓的这块疆域发展起来,那就可以成为进攻的桥头堡,源源不断的出兵威胁南蛮诸族腹地了。

于是九天应元府两百年来战乱不断,各郡之地,反反复复,这十年是大周的,下一个十年就变成某个蛮族占据。

景帝在九天应元府赐封地倒是大方,但这他么就是块生地,虽然够大,但发展不起来有什么卵用呢?

阳武侯给赵兴这么一块地,赵兴当然觉得没诚意。当然,在阳武侯看来,给赵兴一个县,已经是极为看重了。

九天应元府的内部,还是比较稳定的嘛,地方也大,给一个九品官(赵兴还没正式升官,只是境界超过九品。)一个县作食邑,这种挖人待遇已经是超过‘市价’。

不过赵兴对这些都门清,九天应元府,是万万不可能作封地的,作食邑都差点意思。

九天应元府,也是景帝被说抠门的主要原因。

封侯赐地,其中小部分都给封到这种垃圾地盘,太让人不爽了,虽然也是地吧,可它毕竟不稳啊。

时刻都得担心南蛮偷家,怎么痛快得起来?

景帝也觉得不痛快,于是在把世家压榨得差不多后,结束了鼎新年号,取名景新,便是在酝酿着一场平蛮大战。

他要完成爷爷都没做成的事情,彻底把沧澜江这条重要水脉纳入大周版图中。

前期还很顺利,战果颇丰。

但深入异国作战,战线拉长,就开始不断吃瘪。

甚至被打掉了不少精锐军团。

国外吃瘪,世家势力卷土重来,期间甚至还伴随着封王联合宗派、南蛮造反这种窝心事。

景帝只能下令平蛮军团退回沧澜江以北,免得之前做出的成绩都毁在这一战上,但最终还是把九天应元府丢了一大半。

等于鼎新两百年的努力,只保留一半不到的成果。

虽然这也不妨碍后世对景帝的评价高,但在当时,还是让景帝倍感挫折。

于是景新历,也只维持了三十七年就匆匆结束。

之后的大治、永治,只是美好祈愿罢了。在两治期间,景帝一次像样点的战争都没发起,专心开始造人,准备传位。

倒也没有什么几百年的太子这种事。

因为气运王朝的帝皇,寿命极限是一千年,只会在生命尾声的时候才会造人传位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